今日小师妹有看到这样一个话题,虽说是别人的求助帖,但或多或少是会发生在们自己身上。又或者在最初决定选择澳洲的那一刻,就注定了会要走上这一条路。
其实写这样的话题,就像你要调解一对吵架的情侣,他们因为互相撂出的狠话而伤害了对方,只是这样的角色变成,变成了:
父母
和
自己
去美加的看不起去英国的
去英国的看不上去澳新的
去澳新看不起去东南亚的
去东南亚的看不起在港澳台的
美国:“英国你们不就是为了玩欧洲吗?去了之后整个人都娘娘的。”
澳洲:“其实放羊钓鱼挺好的,很心疼天天听东南亚口音的。”
在这样的“鄙视链”之下,选择来澳洲读书,不“顺便”拿个永居,似乎也说不过去。
但拿澳洲永居,是妈妈想的太简单,还是我们真的没有努力尝试过?
“别人家孩子的故事”听了太多,出国也是父母安排好,好不容易能够在专业选择上面硬气一些,却又卡在了:
回看当下,每个选择离开父母的人,在现在年龄阶段做的事情都无法再被定义。
翻看我们的朋友圈,它似乎提供了最丰富的答案:有人在旅行、有人在读书、有人熬夜赶报告、有人孜孜不倦秀恩爱。还有同龄人回国创业、也有人服从父母安排,在铁饭碗的工作里,心甘情愿的过他们想要的稳定生活。
你看,我选择做一个平凡人
你还会爱我吗?
其实在这篇求助贴之下,还是有这样一些客观而条理清晰的回答:
❤ 可能是妈妈真心觉得,留学这几年苦一点,好歹拿到永居后可以多一些选择,就不用在国内大城市承担太多的竞争压力。
❤ 或许妈妈是听了中介并不客观的“劝说”,在不了解的实际的情况下,将想当然的结果强加于你,而你却只觉得委屈不愿敞开心扉,跟妈妈好好沟通。
❤ 又或许你以为成长就是再也不用听那些“别人家孩子“的故事,但终究还是逃不掉躲不开,太多反叛的情绪充斥,看不到那些话语背后最深的爱。
出国之后,
我们常常因为陌生人的善举而感动,
因为志趣相投的朋友而庆幸,
有时却对父母的关心置之不理,
酒桌上按掉的视频
KTV、夜店里挂掉的电话
想想自己,做的够好吗?
其实在理解父母的同时,我们在异国承担的东西,确实远比父母们看到的、听到的更多。
甚至因为无法适应学习生活,挂科之后也不敢开口告诉他们,
在移民的形式越来越严峻的当下,这趟车还能不能赶上,完全取决于大家想要留下来的决心。
189独立技术移民对于普通人来说,分数似乎越来越无法企及。
太多人为了守着大城市的生活,
觉得自己拼一下一定可以,
进而耽误了更稳妥的方式。
就我们9月份关于189和190获邀数据统计来看,9月11日会计没有获邀数据,但基本也是和前几轮一样,维持在95分。而新州190州担的分数也达到了90分裸分再加州担保的5分。
这样高的分数,已经是目前澳洲毕业生在有配偶的情况下,
最终能凑到的所有分数。
南澳、塔州190偏远地区州担以及11月新政之后推出的491,这对于最终想要达成移民目的小伙伴,都是之后可以选择的低分通道。这些地区对于当地毕业生有着绝对优先的政策和扶持。
很多毕业生在拿到职业评估后都顺理成章的拿到州担保,之后无论是想再返回大城市寻找事业新发展,还是继续留下安居乐业,有了更多选择。
对于其他州的申请人或境外申请人,即便不能一步到位拿到准PR,基于政府对偏远地区技术发展的投入和照顾,491签证的配额也会相当充裕,满足三年居住工作要求即可拿到澳洲永居。
来澳洲读书,努力之后能移民自然是最好的结果。仔细回想一下那些为自己的梦想、为家人的期待拼命努力的日子,它像你想象中的闪耀吗?
那些沉甸甸的成绩单、证书和还有为打工实习奔波的身影,它们最终会变成你忙碌日子里最惊喜奖励,愿我们每个人的留学生涯都足够热血、不留遗憾。
父母也需要机会,跟我们一同成长。
他们也许真的就像开头所说的那样,
赌气也好,委屈也罢,
但爱,一直都在。
(图片来源网络)
更多详情咨询我们的专业团队:联系我们